指尖绽芳华|剪“喜”字,折“花”束
——纸艺社首场活动圆满落幕
红纸翻飞间,吉祥的“囍”字跃然指尖;彩纸轻折处,永恒的玫瑰绽放芳华。3月5日下午,由纸艺社团举办的“指尖绽芳华”剪纸与折纸系列活动首场活动拉开帷幕。20余名师生以纸为媒,共同体验非遗技艺的匠心之美,在刀剪与折痕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现代新生。
“镂金作胜传荆俗,翦彩为人起晋风。”活动伊始,一段《走进中国剪纸》纪录片将观众带入剪纸艺术的千年长河,以光影为媒,剖解其技法精髓——从折叠的对称美学到剪刻的虚实相生,从纹样的吉祥隐喻到色彩的民俗表达,生动诠释着剪纸不仅是刀锋与纸张的博弈,更是世代匠人将祈愿与希冀,镌刻进方寸天地的深情载体。
随着画面切至“喜字演变史”,甲骨文中象征鼓乐的“喜”字图腾逐渐演化为现代婚庆中寓意双喜临门的“囍”字,学生主持人娓娓道来:“这一笔一画的演变,承载着中华民族对幸福的永恒追求。”
“纸上春秋,刀下乾坤。”纸艺社指导教师李艳老师手持红纸,仅用两刀便剪出一枚对称工整的“囍”字,师生们在折叠、剪刻的节奏中,一幅幅传统窗花逐渐成型。学生感慨:“看似简单的步骤,实则需要极致的耐心,这就是‘心手合一’的工匠精神吧!”
折纸环节,纸艺社指导教师高佳丽老师以彩纸演绎“指尖生花”的魔法,细致讲解立体玫瑰制作流程。层叠的褶皱化为永不凋零的玫瑰,每一瓣都凝聚着柔韧与力量,师生们专注折叠,将祝福与敬意融入作品,这一枝枝玫瑰不仅是伴手礼物,更是对新时代女性‘芳华自成’的致敬。
活动结束后,社团指导教师李艳老师总结说到“每一道折痕都是匠心的延展,每一次剪刻都是文明的对话,希望通过系列活动,让非遗技艺从‘博物馆’走进‘生活场’,让更多师生在实践中感悟文化根脉。”学生们感言:“原来非遗不是老古董,它也可以很时尚、很治愈!” “当玫瑰在指尖绽放时,我仿佛看见传统技艺传递的匠心与浪漫。”

纸短情长,非遗不寂。当剪刀与彩纸相遇,传统技艺在指尖焕发新生;当匠心与时代共鸣,文化自信于无声处生根。每一枚“囍”字里镌刻着对幸福的祈愿,每一朵玫瑰中盛放着对生命的礼赞。纸艺社团诚邀师生持续关注,下一场“指尖绽芳华”,期待与师生们再赴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化之约!